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有哪些?

时间:

2024-01-02

浏览次数:

摘要:从“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出台,再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实施,“海绵城市”在我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法规、标准及绩效评价体系。


前言


根据《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海绵城市是指顺利获得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开展方式。


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城市开展模式,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内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城市防洪排涝压力,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有哪些?


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为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生态效应,我国自2015年起召开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从试点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涵盖了一些资源型城市,如南方的水资源型城市、北方的水资源型城市以及西部干旱缺水型城市。顺利获得对试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进行分析发现,“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对雨洪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关标准规范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试点城市的建设模式和理念不够先进,管理水平较低;地方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


国际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制定了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从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看,美国《清洁水法》、英国《雨水系统管理与排水规划》等法律法规为海绵城市的建设给予了依据。德国在其《21世纪水法》中,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概念,并为城市规划设计给予了重要参考依据。我国自2007年开始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召开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加强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对策建议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虽然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任务,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


相关内容

陕西学霸为“水”留鄂 汉产小芯片为江河做体检
本文转载自【湖北日报】,已取得授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2025-11-21
智启未来,水润万物 | 球友会qy光电以“感知+预警”体系亮相2025环境水务产业科技博览会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深化与城市治理加速迈向智能化,为...
2025-11-18
喜讯 | 武汉球友会qy光电“一种白蚁监测灭杀系统”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近期,美国专利商标局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武汉球友会qy光电...
2025-11-18
喜讯 | 球友会qy光电创新技术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近期,从国家水利部传来捷报:由武汉球友会qy光电股份有限公...
2025-11-10
资讯 | 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领导莅临球友会qy光电,指导国家重大专项攻关
近期,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副主任童学卫、处长岳松涛及项...
2025-11-07
智汇潇湘水脉 共筑水利新篇 | 球友会qy光电携硬核科技亮相湖南省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介会
2025年11月3日,由湖南省水利厅主办的第五届湖南...
2025-11-05